如果一个岗位无论哪个人上去都会做出一样的行为,那这个岗位就好无聊没有意义。哪怕是地位很高、钱很多、很快乐很享受的,地位高的人在大事上应该也是身不由己。
在小时候我总以为所有人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你们吵架是因为你们该吵架了,你们应该是遵守了吵架的某种隐藏的规则吧。就只有我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在人际上我极其保守、死板、无趣,我一直处于恐惧或焦虑中,我希望知道有人告诉我每时每刻我都应该做什么,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最终我也就丧失了想法和欲望,想要有也不可能感受得到了,哪怕有人告诉我现在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我只会想我应该出现什么想法和欲望呢,社会希望我出现什么想法和欲望,对面希望我出现什么想法和欲望呢。
直到我想到,研究鲁迅的人要研究什么,鲁迅从小到达每时每刻的想法都值得研究吧。一个人瞬间的想法一直是如水面波涛瞬息万变的,按部就班的人没有研究价值。而且写文章太自由了,想写什么写什么,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基因和经历塑造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面对同样的景色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写文章就是尽可能地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过去的经历有好有坏,但它们塑造了我,它们就是我本身。把自己每时每刻的感受和思想记录下来,用音乐、绘画、文章记录下来,便得永生。作者性才是艺术的核心价值,我性、独特性才是人的核心价值。
如果未来有人可以回到过去,或者说可以回放过去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全息影像,谁会被研究呢,我会有研究价值吗?

另一方面,我在学习和思想上却非常自由开放,数学和物理只要注意少数几条规则即可,只要不违反这几条规则,任何事情都可以做,用脑子思考就像鱼儿在海里游一样,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但也能注意到,很多人在学习上是保守的,没学过的解题方法不敢用,解题思路必须是见过的才能想到,不敢另辟蹊径。学习最好的和最差的好像更多的是自由派,保守派成绩不会太好或太差。可能路径是先是无知无畏的自由学得多了之后变得保守,再量变到质变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但是我应该没经历过这个路径,我无法变得保守,可能因此成绩才很偏科和不稳定吧,不是太好就是太差。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科上保守或自由的风格可能是不一样的,在学习和生活上风格也可能不一样。
另外,自由派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保守派只要见得多了学得多了最终表现出的结果应该跟优秀的自由派一样。那上面的成绩好坏与风格派别的关系可能是错的,可能一个人有最适合的风格,一直都倾向于某种风格吧。